今日,韩媒“News1”针对本届东亚杯首轮观众人数低迷的现象展开深度分析。在已结束的4场比赛中,累计仅有6229名观众入场观战,场均不足2000人,这一数据与往届赛事的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。其中,韩国队与中国队的男足对决以4426人成为首轮“最热场次”,而日本女足与中国台北女足的比赛仅吸引193人到场,甚至出现“看台被飞鸟占据”的尴尬画面,引发舆论对赛事组织与观赛体验的广泛讨论。
高温潮湿成首要“劝退”因素
韩媒指出,首轮上座率低迷的首要原因是极端天气。比赛期间,韩国国内持续发布高温预警,即便晚间8点开球的男足焦点战,室外气温仍高达30℃以上,而日本女足与中国台北女足的下午4点半场次更是直面烈日暴晒。有现场观众向媒体抱怨:“汗水浸透球衣,看台像蒸笼一样,根本无法专注比赛。”球员同样苦不堪言,多位参赛者赛后坦言“体能消耗远超预期”,高温对比赛质量的影响可见一斑。
球星缺席削弱观赛动力
非国际比赛日赛程安排被视为另一大诱因。由于东亚杯未纳入国际足联官方国际比赛周期,韩国队核心孙兴慜、李刚仁、金玟哉等旅欧球员集体缺席,日本队也未征召三笘薰、久保建英等明星,赛事星光黯淡直接打击了球迷热情。首尔球迷金先生表示:“没有顶级球星,感觉就像看了一场普通的友谊赛,不值得专门买票进场。”数据显示,韩国队与中国队的比赛虽为上座率最高场次,但4426人的规模仍远低于2019年同场次(釜山亚运主体育场,超2万观众)。
交通短板加剧观赛阻力
此外,举办地公共交通不便的问题再次被提及。以龙仁体育场为例,该场馆周边仅有一条地铁线路覆盖,末班车时间早于比赛结束,观众需依赖私家车或接驳巴士,极大限制了观赛人群范围。去年10月韩国队与伊拉克队的18强赛在此举行时,便已有球迷抱怨“散场后滞留球场近一小时”,而此次东亚杯组委会仍未解决这一顽疾,进一步劝退了潜在观众。
面对质疑,东亚杯组委会回应称将“优化后续场次的降温措施,并协调增加接驳巴士频次”,但能否挽回流失的观众仍存疑。当一场区域性赛事同时遭遇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三重缺失,其吸引力下滑或许早已埋下伏笔。如何平衡商业开发、球员休息与球迷体验,将成为未来赛事改革的关键命题。
热门直播